发布时间:2022-07-07
孙枫林出生于1921年,济南市长清人。1945年8月,任中共长清县八区区委书记。1947年,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的严峻形势下,他带领全区党员干部执行上级关于“县不离县,区不离区”的指示,始终在本区坚持斗争,沉重打击了地主“还乡团”和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气焰,鼓舞了全区人民坚持斗争的信心。在他的领导下,八区武工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,越战越勇,逐渐发展壮大,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,在对敌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,成为其他县区学习的榜样。1947年11月15日,他带领武工队的一个班在黄鹂泉村东与敌展开激战,被敌包围于山洞内。敌人威逼其投降,他大义凛然,痛斥敌人,与战士们一起做最后的战斗。敌人久攻不下,遂点燃柴草塞入洞内,并封闭洞口,他与战友壮烈牺牲。
抗战胜利后,峰山县党政军干部在县城的合影。前排左起第一人为八区区委书记孙枫林。
严于律己,作好表率。枫林同志主要分工做党的组织工作,对刘少奇同志的《论共产党员修养》学而不厌,依此律己,身体力行。同时,也以此内容去教育党员。在那艰苦的环境里,每位共产党员都面临生死的考验。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牺牲精神,很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。因而,环境越艰苦,对党员越要加强思想教育。如怎样适应形势去开展对敌斗争,对付敌人,保存自己,在和敌人作斗争中的气节教育,怎样在群众中进行交头接耳的宣传等等。有些同志对形势认识不足,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缺乏信心,他总是耐心地鼓励大家:天亮前总有阵子黑暗,黑暗很快过去,光明就在前头;敌人的疯狂是垂死挣扎,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;人民群众的心向着我们,正义在我们方面,我们必胜,敌人必败。
廉洁奉公,两袖清风。1943年是大旱之年,孙枫林家在重灾区,却从来没提出过要组织上给予救济。每当组织上提出救济他时,总是被他婉言谢绝,而且说:“我家还没有饿死人!咱们共产党员,不能特殊。要救死不救贫啊!”在他的心目中,只有党,只有人民,唯独没有自己,这种毫不利己、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,正是我们革命者取信于民、战胜困难的法宝。
谦虚谨慎,虚心好学。孙枫林从不满足于工作中的成绩,不争功,也不诿过。他经常说:“有点儿成绩是党培养了我们,只是做了一点儿自己应做的工作。如果说讲功劳,应该归功于养育和帮助了我们的人民群众。工作中有了缺点错误就要根据党的教导,作批评与自我批评,总结经验教训。错了不要紧,知错可以改。错了不认错,是错上加错。”真正聪明的人,不是不犯错误,而是犯了错误立即改正的人。
热爱群众,融入群众。孙枫林同志既是群众的组织者,又是群众中的一员。他相信“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”。不论是日寇“扫荡”,还是敌伪军的“清剿”,人民群众不止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面前掩护我们。有的老大娘把同志当作自己的儿子;有的青年妇女在敌人的刺刀下,脸不变色,心不跳,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丈夫;有的为掩护我们,在锅灶旁修制夹壁墙,敌人包围走不脱时藏在里面;有的被捕,在敌人严刑拷打下,誓死不说我们的一点情况等。这些历历在目、动人心弦、可歌可泣的故事,深深印在革命同志的心坎里,又是活生生的宣传教育内容。枫林同志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说:“敌人貌似强大,内心空虚,他欺压人民,丧失人心,真正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。我们能够坚持,而且形势一步一步的好转,不是们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,主要是有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了群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