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时评:以作风建设新成效筑牢基层政治生态的"青春防线"

发布时间:2025-03-21


马山镇纪委 李立飞

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,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》的出版发行,为新时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纲领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,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”。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。作为基层青年纪检干部,我们深刻认识到,作风建设不仅是政治任务,更是护航乡村振兴、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实践使命。

回顾党的百年历程,作风建设始终是立党兴党的生命线。从延安时期“实事求是”的学风整顿,到解放战争时期“两个务必”的谆谆告诫,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关于“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”的警示,作风建设始终贯穿党的奋斗历程。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》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十三年间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强调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”。这些论述既是对历史经验的赓续,更是新时代破解“四风”顽疾的行动纲领。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,基层干部更需警惕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新变种,以“常抓不懈”的韧劲确保政策落地见效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:“纠正‘四风’不能止步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”。

在基层实践中,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基层是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检验作风成效的“试金石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从解决‘四风’问题延伸开去,努力改进思想作风、工作作风、领导作风、干部生活作风”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“门好进、脸好看、事难办”等新型官僚主义问题,需以“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”为导向,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作风转变。实践中,应深化“抓常、抓细、抓长”机制: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,形成“管事管人管作风”的闭环;对具体问题逐一回应,从个案破解普遍性难题;通过深化改革完善长效机制,防止“四风”反弹回潮。例如,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“铁规矩、硬杠杠”,持续整治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,坚决纠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。

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,肩负着作风建设的重要使命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党性问题,是衡量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尺”。新征程上,青年干部需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清醒,将作风建设与党性修养深度融合。一方面要践行“三严三实”,做到“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”,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;另一方面需发扬“以上率下”的优良传统,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,形成“头雁效应”。同时,要注重家风建设,管好“身边人”,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正党风。例如,通过建立“青廉联盟”、开设“田间廉政课堂”等创新形式,将警示教育延伸到基层一线,使作风建设更贴近民生需求。

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,更是持久战。当青年干部把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》的学习成果转化为“拒腐蚀永不沾”的政治定力、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实干担当、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为民情怀,就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间筑牢政治生态的“青春防线”。当前,全党正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,共同守护政治生态的“绿水青山”,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!